观察|地产商票是一把双刃剑,过度使用会长期透支企业信用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来源:澎湃新闻 记者 李晓青
近年来,在房地产融资大环境整体收紧的大环境下,商票(商业承兑汇票)因门槛低、易操作等优势,逐渐成为了开发商融资的主要工具之一。与此同时不可忽视的是,在逐渐有开发商出现流动性和资金链紧张的情况之下,部分持票者手中的商票开始出现逾期未兑付的情况。
地产商票是一种期票,开发商不与承建商、材料供应商、装修公司等现金结算,而是以公司信誉背书,为其开一张商票,承诺一段时间后兑付。在此期间,持票人可以将票据转让给其他公司,或去银行以一定的贴现利率提前获得有折扣的票面资金。
据澎湃新闻(www.thepaper.cn)了解,目前TOP5的开发商中有的贴现点位高达36%,有的贴现点位在13%-20%,相对来说央企的贴现点位较低,在4%-10%。
所谓贴现,就是一张100万元的票据,如果贴现点位在36%,这意味着票贩子只需要花64万元就可以买下来,而日后承兑人是按照票面100万元来进行兑付,如果顺利的话,这是一笔投资年化回报非常可观的交易,差价的36万元就是票贩子赚到的利差。
在开发商的融资手段中,商票无疑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融资工具。原因是商票融资是不用被计入有息债务中,而且商票和永续债一样依赖于公司的信用,公司信用越好,商票的贴息就越低,企业借钱的成本就越低。
开发商基本都会使用票据融资,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商票。开发商属于比较强势的企业,所以对于供应商可以开具商票来延长自己付款的时间,这样就不需要立即付款给供应商,不会占用自己的现金流。对公司来说,资金链和有息负债率都会得到很好的缓解。
另一方面,对于供应商来说却不是一个好消息。商票是企业开给供应商的无抵押应付账款凭证,期限基本在半年以上。而有些中小供应商从银行贷款难,急于用钱时可能就会寻找票据中介商来变现。
“承兑在半年或者一年以上才能拿到钱,要么你就等着到期去银行兑现,也不用付利息。要么就去找银行或者票据中介贴现,但这样你就得付未到期这段时间的利息给他们。如果票面利息年化在5%-6%,那实际上的年化要到12%-24%,这个是非常高的。”有票据中介对澎湃新闻表示。
高昂的套利空间吸引着票据中介宁愿冒着高风险也要继续做下去。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,票据中介扰乱了房企票据的正常市场,导致了个别房企出现拒付现象。这是因为背书转让的过程中,一些公司会用一定的折扣来抵押这些票据,之后再以高于成本的价格出售或者抵押,这其中就存在一些利差。对于这些高出来的成本,房企担心会影响之后的市场信用,所以会选择去兑付。而票贩子会因此更加逐利,不断扩大其中的收益。由此,一些房企也可能出于这个原因,选择拒付商票。
根据《票据法》第105条排名前列款的规定“票据的付款人对见票即付或者到期的票据,故意压票,拖延支付的,由金融行政管理部门处以罚款,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。”
如今,商票这个房企庞大而隐秘的资金池,正在进入监管视野。据澎湃新闻此前了解到的消息,监管部门拟将“三道红线”试点房企的商票数据纳入监控范围,要求房企将商票数据随“三道红线”监测数据每月上报。
商票已成为房企解决流动性的一把双刃剑,过度使用不仅长期透支企业信用,而且面临一定程度的政策风险。
随着房企融资端持续收紧,房企表内外有息债务受到穿透式监管,房企应付票据规模明显抬升。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显示,从特别值来看,77家样本房企应付票据规模从2016年750.74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4040.95亿元,复合增速52.3%,历年增速均维持在30%以上,其中2018年增速较高,达到了103%。
2017年以来,房地产外部融资环境处于全面高压状态,房企融资压力越来越大,应付票据规模不断增加,尤其2020年“三道红线”新规进一步限制房企债权融资的能力,房企流动性压力逐年递增的情况下,房企加大了商票使用规模。
易居企业集团首席执行官丁祖昱认为,随着商票纳入监管,继续过多依赖商票未来或有政策风险。结合近期政策风向及暴露出的商票逾期风波,建议房企将商票当做一种短期的应对措施,但绝不能作为长期的发展策略。未来房企应该减少对商票的过度依赖,绝不能通过大量发行商票,隐匿债务风险,将当下的风险转嫁至未来,回归经营才是房企重点工作。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