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:大力实施城市更新,土地供应向城市副中心等地区倾斜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来源:澎湃新闻 记者 刘畅
2月28日,澎湃新闻从北京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委员会获悉,《北京市2022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》已于日前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并发布实施。
北京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委员会表示,为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,扎实做好“六稳”“六保”工作,2022年度计划安排建设用地供应总量3710公顷,与2021年持平。加强与耕地占补平衡联动,加快推进各区复耕复垦,新增耕地验收入库指标优先保障供地项目实施。加强与存量国有用地更新、拆违腾退用地资源利用联动,减少新征占地,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效率。加强与固定资产投资调控预期目标联动实施,强化土地要素供给。
严格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减量,明确全年减量任务为10平方公里左右。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鼓励和引导利用存量建设用地比例为60%。
持续推动“一核一主一副、两轴多点一区”城市空间布局优化,有序组织各圈层间功能疏解和梯度承接,中心城区的供应比例总体保持在20%左右,重点向城市副中心和多点地区倾斜,供应比例不低于60%。分圈层引导职住结构调整,按照全市不低于1:2的比例统筹职住用地布局,在副中心和多点地区安排全市70%左右的产业用地,进一步提高产业用地的集聚度,支持壮大高精尖产业集聚势能。
北京将坚持保民生、促发展,强化建设用地与周边功能配套匹配度,优储精供促进市区两级投资效益较大化。
稳步提升产业用地投放力度,适度增加工业仓储物流用地规模,计划安排产业用地500公顷,比2021年计划增加10公顷。按照不低于80%的比例推动研发工业用地进入两区、三城一区等重点功能区,加快供应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用地,提升空间集聚度。土地资源要素向加快构建韧性安全的城市空间着力,重点围绕深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,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,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、医药健康“双引擎”,加快供应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用地。
按照不低于60%的比例引导租赁性住房进入重点功能区及周边、轨道交通站点附近等区域,引导产城人融合。坚持完善街区功能,持续强化住宅用地高品质供给,不断优化土地供应环节对街区民生保障功能的规划建设配套标准。
继续坚持“房住不炒”,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,租购并举,持续推进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计划同比例安排租赁住宅用地供应300公顷及商品住宅用地供应下限300公顷,强化规划引领,在实现“稳地价、稳房价、稳预期”,保障刚性住房需求,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同时,多主体、多渠道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,满足新市民、青年人住房需求。
去年11月22日,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、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《关于报送2022年房地产投资计划的通知》,申报的项目类型包括普通商品住房、共有产权住房、公共租赁住房、集体土地租赁住房、其他保障性住房、城乡结合部安置房、棚户区改造、危旧房改造、商业用房、写字楼等。
北京发改委表示 ,2022年房地产投资计划是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投资规模列入2022年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总体规模。2022年房地产投资计划安排重点是城市副中心、平原新城、新首钢地区,以及“三城一区”、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等重点区域,人口疏解对接安置房、棚户区改造安置房、公共租赁住房、集体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项目,共有产权住房项目等重点领域,适度安排“高品质”住宅开发项目,以及市、区政府确定的重点开发项目。
2022年,北京进一步加快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等重点区域建设,示范带动非首都功能疏解。加快推进“三城一区”“两区”等重点功能区产业项目开发建设,打造北京经济发展新高地,不断加强科技创新配套能力建设。加大重点新城开发力度,强化多点支撑,提升新城综合承接能力。扩大居住用地与住房供应,优化住房供应结构,加快推进公共租赁住房、集体土地租赁住房、共有产权住房建设,努力实现人民群众住有所居。加快实施老城更新、棚户区改造,提高居民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。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